(不牽扯劇情,請安心服用)
這部電影,我想大部分人可以透過預告片就可以瞭解其二。不過不得不說,這部電影就如同大家對他的評價:「可惜」了這個題材。那可惜究竟是在哪呢?我看這部電影時一直都在思考這問題,那嚴重的違和感究竟是什麼所造成的?這部片看完給我的感覺很像是「絕地再生(THe Island)」最後在看完整部電影沉澱了一會,我在底下逐一討論。
一、女主角:老實說這部電影中,男主角及其他配角都演得相當好,其中有在美劇The Big Bang Theory飾演Leonard Hofstadter的Johnny Galecki,雖然只有出現一下下,但也讓人印象深刻;此外飾演父親的Vincent Kartheiser也靠美劇Mad Men得到許多獎項;另外最眼熟的就是在「全面啟動」及「蝙蝠俠」出現的Cillian Murphy。這些配角都讓這部電影顯得生動許多。但是我不得不說,女主角Amanda Seyfried在這部電影真的演得很糟,完全跟她在「媽媽咪呀(Mamma Mia!)」及「色‧誘(Chloe)」的演出有種令人刮目相看的感受。
二、剪接:我以前都不覺得剪接在一部電影中究竟代表什麼,但當看完這部電影時,我真的覺得奧斯卡裡,一定要頒發最佳剪接獎給每年優秀的剪接師,因為沒有他們,怎麼會有流暢的劇情,因為沒有他們,怎麼會有節奏的對話,因為沒有他們,怎麼會有廣闊的世界觀。剪接師實在太重要了!
三、劇情:這樣的題材其實相當適合做一個延伸的社會題材討論,裡頭牽扯到許多問題,不僅可以對應到現在的貧富差距,也可以探討社會價值觀問題。在看完迷霧之子之後,我對社會的平衡有更深的體會,有時候制度本來就是有缺陷的,但破壞制度就可以創造另一個更加完美的制度嗎?而相對自然的平衡,從「第三種猩猩」這本書也講到,我們人類眼中所謂的平衡實在太狹隘了,更何況是一群要搞革命的人。如果革命中只有一方存有正義,那應該稱為防衛或征討,不然那就是戰爭。不過我猜想這部片尾帶出的訊息,感覺是要拍第二集,不過我猜想可能要先換掉剪輯師跟女主角才行。
這部電影真的太可惜了,老實說男主角Justin Randall Timberlake演得不錯,以一個以男孩團體出道的歌手,可以磨練出這樣的演技,大夥應該給他起立掌聲鼓勵才對。